參加工作30年來,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趙永剛,一直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和技術管理等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和技術管理經驗。
   作為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趙永剛先后完成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引江濟淮一期工程、河南省出山店水庫工程、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以杰出的專業能力在水利領域發光發熱。

趙永剛(右)在指導工程施工 本報通訊員 史瑋 攝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2008年5月,四川省發生汶川地震,趙永剛主動請纓,深入一線參加抗震救災。秉承著“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趙永剛作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抗震救災震損水庫處理專家組副組長,冒著余震不斷的風險馳援災區。他帶領團隊克服現場資料缺乏、情況不熟悉等困難,實地查勘震損水庫,現場完成多座震損水庫處理方案的設計,避免發生次生災害,確保了震區水庫和災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表現出色,趙永剛在抗震救災現場“火線入黨”,肩負起更光榮的使命。
  2020年7月,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戴家湖涵出現險情,趙永剛作為防汛專家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參與制定封堵出水口、開挖養水盆、構筑月牙堤等方案,最終有效控制住戴家湖涵閘險情,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讓流域群眾看到了科學治水的希望和信心。
  此外,趙永剛還積極發揮“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多次赴西藏自治區開展技術幫扶工作。由趙永剛主持設計的拉薩河1號閘工程,巧妙融合當地文化特色,有效保護和提升城市水環境,形成良性水循環、良好生態環境和城市景觀系統,成為拉薩河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網紅打卡地。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標志性、戰略性工程,對改善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排澇條件,完善淮河流域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具有重大意義。2020年6月,作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設計負責人,趙永剛帶領設計團隊現場封閉辦公近百天,頂著酷暑高溫查勘工程現場,主動協調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管理單位的需求,不斷優化設計方案,解決了淮安樞紐新老地涵施工安全問題,解決了目前國內軟土地基上最深地下連續墻的設計和施工復雜技術難題,為工程順利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公司總工程師,趙永剛也十分注重加強理論研究、科技創新和技術總結,出版《復雜條件下滲流分析與控制研究》等專著4本,主持和參與水利部重大技術專項《智能泵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多項課題研究和多項標準的編制工作,獲得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一項項水利工程拔地而起,凝聚著趙永剛及其團隊的智慧與心血,矗立在神州大地,守護江河安瀾。
(原文刊于2024年12月10日第4版)
